英文名称:Anti-Phospho-beta-Arrestin 1 (Ser412)
中文名称:磷酸化β抑制蛋白1抗体P-β Arrestin 1
抗体来源:兔子
克隆类型:多克隆
交叉反应:人类,小鼠,大鼠,牛
产品应用:WB=1:500-2000 ELISA=1:500-1000 IHC-P=1:400-800 IHC-F=1:400-800 IF=1:100-500(石蜡切片需做抗原修复)
尚未在其他应用程序中测试。
用户终应确定合适稀释浓度。
分 子 量:45kDa
细胞定位:细胞核 细胞浆 细胞膜
状态:冻干或液体
浓度:1mg/ml
来源于:KLH conjugated Synthesised phosphopeptide derived from human beta-Arrestin 1 around the phosphorylation site of Ser412:TG(p-S)PR
亚型:IgG
纯化方法:affinity purified by Protein A
储存液:0.01M TBS(pH7.4) with 1% BSA, 0.03% Proclin300 and 50% Glycerol.
别 名:beta Arrestin 1 (phospho S412); p-beta Arrestin 1 (phospho S412); ARB 1; ARB1; ARR 1; ARR1; ARRB 1; ARRB1; Arrestin beta 1.
保存条件:在-20°C下保存一年。避免重复冻融循环。冻干抗体在室温下至少稳定一个月,并在-20°C下保持一年以上。当在无菌pH7.4 0.01M PBS或抗体稀释剂中重组时,抗体在2-4°C下至少稳定两周。
产品介绍
β-抑制蛋白1是广泛表达但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丰富的一个蛋白质家族的成员。作为一个衔接或支架分子,β-抑制蛋白1是有丝分裂信号的必要条件。介导G蛋白偶联受体(gpcrs,例如β2肾上腺素能受体)的激动剂依赖性脱敏和内化。在与配体结合并与异源三聚体G蛋白相互作用后,gpcrs被丝氨酸残基上的G蛋白受体激酶(GRK)磷酸化。β-抑制蛋白1在细胞质和质膜中对G蛋白偶联受体(gpcrs)的脱敏和内化具有重要作用,在gpcrs的内吞和信号传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胞质溶胶中的β-抑制蛋白1被erk1和2在丝氨酸412上以负反馈机制磷酸化,并与质膜上的磷酸化受体结合。然后丝氨酸412被脱去磷酸化,gpcrs被内化,导致ras、raf、erk1和2信号通路的激活。
功能:
通过调节受体脱敏和重敏过程来调节激动剂介导的G蛋白偶联受体(GPCR)信号传导的功能。在同源脱敏过程中,β-抑制蛋白与gprk磷酸化受体结合,并在空间上阻止其与同源G蛋白的耦合;这种结合似乎需要额外的受体决定簇,仅在活性受体构象中暴露。β-抑制蛋白通过作为内循环适配器(钩环、网格蛋白相关的分类蛋白)和将gprcs招募到网格蛋白包衣凹(ccps)中的适配器蛋白2复合物2(ap-2)来靶向许多受体进行内化。然而,β-抑制蛋白的参与程度似乎因受体、激动剂和细胞类型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。内化的抑制蛋白受体复合物转运到细胞内的内体,在那里它们与G蛋白保持非偶联。有两种不同的抑制蛋白介导的内化模式。a类受体,如adrb2、oprm1、endra、d1ar和adra1b在质膜处或附近与β-抑制素分离,并进行快速循环。B类受体,如avpr2、agtr1、ntsr1、trhr和tacr1,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内化为一种复合物,与阻遏素一起运输至内质小泡,可能是脱敏受体。然后,受体脱敏需要去除受体结合的抑制素,这样受体就可以去磷酸化并返回到质膜。参与p2ry4和utp的内化,刺激p2ry2的内化。参与磷酸化依赖的oprd1内化和随后的回收。通过招募cAMP磷酸二酯酶到配体激活受体参与cAMP的降解。β-抑制蛋白作为多价适配蛋白发挥作用,它可以将gpcr从G蛋白信号传导模式(通过小分子第二信使和离子通道从质膜发送短寿命信号)转换为β-抑制蛋白信号传导模式,该模式传输一组*的信号。当受体内化并通过细胞内室时启动的LS。作为MAPK通路的信号支架,如MAPK1/3(ERK1/2)。由β-抑制蛋白支架激活的ERK1/2主要被排除在细胞核外,并局限于胞质位置,如胞内小泡,也称为β-抑制蛋白信号体。招募C-SRC/SRC到ADRB2,导致ERK激活。β-抑制素介导的信号依赖于arrb1和arrb2(相互依赖的调节)的gpcrs包括adrb2、f2rl1和pth1r。对于一些gpcrs,β-抑制素介导的信号依赖于arrb1或arrb2,并被其他各自的β-抑制形式(相互依赖的抑制形式)抑制。凝固)。抑制agtr1-和avpr2介导的激活中的erk1/2信号(相互调节)。对NK1R的SP刺激的内吞作用是必需的,并将c-SRC/SRC招募到内化的NK1R中,导致ERK1/2活化,这是SP抗凋亡作用所必需的,与蛋白酶活化的F2RL1介导的ERK活性有关。作为AKT1通路的信号支架。参与α-凝血酶刺激的AKT1信号传导。参与了IGF1刺激的AKT1信号传导,从而增强对凋亡的保护。参与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和肌动蛋白束的形成。参与f2rl1介导的细胞骨架重排和趋化作用。通过与GNAQ共同作用激活rhoa,参与agtr1介导的应激纤维形成。似乎是参与调节MIP-1β刺激的CCR5依赖性趋化的信号支架。参与通过与Chuk相互作用和稳定Chuk对gpcr或细胞因子刺激的NF-kappa-b依赖性转录的减弱。
子单元:
单体。同二聚体。同寡聚体;自身结合由insp6结合介导。异寡聚体与arrb2;这种联系是由insp6结合介导的。与GPR143交互。与ADRB2(磷酸化)相互作用。与chrm2(磷酸化)相互作用。与lhcgr交互。与cyth2和casr相互作用。与ap2b1相互作用(在'tyr-737'处去磷酸化);在'tyr-737'处ap2b1的磷酸化破坏了相互作用。与CLTC相互作用(在SER-412处去磷酸化)。与CCR2和ADRBK1相互作用。与CRR5交互。与ptafr(丝氨酸残基磷酸化)相互作用。与CLTC和MAP2K3交互。与CREB1交互。与交通6互动。与IGF1R和MDM2相互作用。与c5ar1相互作用。与pde4d相互作用。与SRC相互作用(通过sh3结构域和蛋白激酶结构域);相互作用独立于SRC C末端的磷酸化状态。与TACR1相互作用。与RAF1互动。与chuk、ikbkb和map3k14交互。与dvl1相互作用;dvl1的磷酸化增强了相互作用。与dvl2相互作用;dvl2的磷酸化增强了相互作用。与IGF1R相互作用,与MAP激酶p38有关。MAPK信号复合体的一部分,由TACR1、ARRB1、SRC、MAPK1(激活)和MAPK3(激活)组成。MAPK信号复合体的一部分,由f2rl1、arrb1、raf1、mapk1(激活)和mapk3(激活)(通过相似性)组成。与MAP2K4/MKK4交互。与HCK和CXCR1(磷酸化)相互作用。
亚细胞位置:
细胞质。原子核。细胞膜。膜,网格蛋白涂层坑(可能)。细胞投射,假足。胞质囊泡。注=转运到质膜并与拮抗剂刺激的gpcrs共定位。单体形式主要位于核内。寡聚体位于细胞质中。在刺激oprd1后转移到细胞核。
翻译后修改:
组成性磷酸化在细胞质中的ser-412。在质膜上,迅速脱去磷酸化,这是网格蛋白结合和ADRB2内吞作用所需的过程,而不是ADRB2结合和脱敏。一旦内化,再磷酸化。
泛素化状态似乎调节β-抑制蛋白-gpcr复合物和信号的形成和运输。泛素化似乎发生GPCR特异性。用mdm2泛素化;快速内化adrb2需要泛素化。由USP33脱泛素;脱泛素导致β-抑制蛋白gpcr复合物离解。刺激*gpcr,如adrb2,可诱导短暂泛素化,并随后促进与USP33的关联。
相似性:
属于被捕者家族。
重要注意事项:
本产品仅用于研究用途,不用于临床治疗或诊断应用。
β抑制因子-1是调节CD4+T细胞存活和自身免疫性的关键因子,与促进T淋巴细胞存活和自身免疫发病相关。经研究发现β-arrestin不仅仅能阻断蛋白合成,也能诱导蛋白合成,参与信号传导。
对Arrestins家族的研究-探究β-arrestin在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地位和作用,是当今生物学中信号传导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.
β抑制因子-1又称“胰岛素受体复合体”,近年来国内外科研人员对β-arrestin在II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机制方面有了新的突破,认为:β-arrestin缺少或下降可直接导致了胰岛素耐受和II型糖尿病的发生。
β-arrestin1和β-arrestin2有高度的同源性
公司优势:
1)质量:我司提供的的试剂为世界。
2)价格:价格实惠,量大从优。
4)服务:提供完整的售前、售后和售中服务。售后到底。
如需订购磷酸化β抑制蛋白1抗体P-β Arrestin 1,请联系我们。
荧光素标记兔抗人、大、小鼠丝状肌动蛋白结合蛋白抗体IgG |
荧光素标记髓系、淋巴、混合系白血病易位基因10抗体IgG |
荧光素标记兔抗人、大、小鼠磷酸化丝状肌动蛋白结合蛋白抗体IgG |
荧光素标记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特异性受体抗体IgG |
荧光素Cy3标记转移生长因子–β受体2抗体IgG |